建立孩子自信心的30個方法──網路文章分享

重 點 分 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.首先.父母親本身要喜歡自己:

在育兒過程中,如果經常表達愛、喜歡、感謝對方、鼓勵別人之類的情感,加上父母親能喜歡自己,那麼育兒工作定能順利,並能培養出喜歡自己的孩子。

2.母親對自己也要有信心。         

3.母親要信任孩子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4.教導孩子,喜歡自己的第一步是討人喜歡。讓孩子自己想一想,怎樣的行為和個性是讓人喜歡的,怎樣的行為和態度是令人討厭反感的,訓練孩子替人著想、體貼別人的善良行為。     

5.替他改變對「討厭的地方」的看法:

有時自以為是缺點的性格,換一個觀點卻成了優點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6.也承認孩子有「討厭的地方」,讓孩子面對自己的優缺點。     

7.陪陔子一起找出討厭自己的動機,並試著找出解決的方法。      

8.務必支授孩子克服「討厭的地方」給孩子自信。 

9.母親要向孩子提出意見:

母親應對孩子實話實說,不可編造謊言或隱瞞事實,只要直接表示意見即可。而且要注意要單方面的「好」、「壞」價值判斷,強迫灌輸給孩子。      

10.不要否定孩子的人格,只針對行動本身提出意見。

11.把喜悅和感謝之意傳達給孩子。   

12.和孩子說話時,不要使用「經常」、「大家」、「絕對」等「永久語詞」。

13.找孩子特徵以外的優點。

例如,天生貌美的孩子務必替他找出美貌以外的優點,否則美貌將成為他唯一的優點,等到這種無法絕對存在的容貌或身材衰敗之時,孩子將變得一無可取。 

14.「討厭自己」的孩子,大人要改變他的看法。 

15.支持孩子選擇的生活方式:

不要拿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,應支持孩子所選的生活方式。     

16.要肯定孩子的努力過程而不是結果。    

17.父母要有分享孩子喜悅的經驗。         

18.母親不要把自己的不安推諉給孩子。       

19.發生困擾問題時,父母親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點。 

20.讓孩子分辨幻象的自我和真正的自己。   

21.不要拿自己和別人比較來判斷優劣。      

22.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潛能:

所謂的潛能不外乎「現在可做某件事」、「擁有做某件事的實力」。所以潛能並不需要比別人格外地高明,也不需要是別人一定做不到的事情。

23.告訴孩子別人是多麼需要他:

確實感到別人喜愛,或別人需要自己的感覺,孩子才能產生自信。  

24.讓孩子肯定自己獨特的才能:

肯定孩子課業以外的獨特能力,並開發他的潛力,才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。  

25.教導孩子完全接納自己:

傳遞給孩子「雖然你不完美但仍然喜歡你」的訊息。

26.讓孩子坦率回答「YESNO」而不隱瞞自己:

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,得宜地說出「YESNO,對自己的意志誠實,充耳傾聽,完全地接納,才能喜歡自己。

27.教導孩子「活著就有無比的價值」。   

28.利用睡前的「三件好事」來找出自己的「優點」:

試著讓孩子在睡前找出自己在當天做過的三件「好事」。所謂的「好事」,也不是指什麼不得了的大事,只要是指日常生活中完成份內的事情就可以了。    

29.若有「討厭的事情」,親子一起採用數量化法來改變觀點「數量化法」。

30.使用比直接話法更有效果的間接話法來傳達喜悅給孩子,偶爾變換表達方式,例如間接讚美取代直接讚美,增強的效果更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葉子閱讀學習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