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《鹽山》

文圖:施政廷
策劃:臺南縣政府文化局
出版者:青林國際出版社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內容介紹】
        這本書的內頁跨頁,前後都是畫一些鹽田中常見的物品工具,並在其插圖物品名稱下方註明用途,項目包括小耙(用來將鹽耙壟和洗埕)、大耙(用來將鹽耙壟和洗)、鹽籠(用來挑鹽上堆)、水車(將滷水揚高)、水杓(又名桶靴,由滷池倒水進入結晶池)、扁擔(擔鹽用)、斗笠(用來遮蔽陽光和雨水)、石滾(滾壓鹽灘,使地平整堅實)、畚箕(收鹽)、馬蹄槓(拍打土堤)、缸甕片(鋪設瓦盤鹽田)等,還有當地經常出沒的候鳥──黑面琵鷺和東方環頸郉,讓讀者對鹽田先有初步的認識和概念。
        第一個主題「原住民煮海鹽」是說,早期原住民就懂得煮海水來取得鹽巴的結晶,只是這種鹽巴雜質較多,味道也苦澀。
        「第一畝鹽田」中談到,第一畝鹽田是在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開闢的,當時是由參軍陳永華在瀨口(今臺南市鹽埕)一帶,教導人民在較平坦的土地上整地為埕,再鋪上瓦甕碎片,經由小溝渠引導海水到池子,等太陽曬一陣子,潑灑鹽滷水,再經過太陽曬乾,就可以得到鹽巴了。
        「日本人『脫褲子圍海』」這個單元是說,在二十世紀初,鹽在工業用途上用量大增,因此日本人在今天的臺南七股沿海一帶,有計畫的填海造陸、開闢鹽田,形成大約三百多甲地大小的海埔新生地,全部都是鹽田。圖片旁邊有文字補充說明:海堤築成後,排去海水,土盤鹽田要用石滾滾壓整理。
        「土盤鹽田的結構」用一幅巨大而清楚的俯瞰剖視圖,說明土盤鹽田的地形結構,先民如何發揮智慧,利用地勢的高低,使人力和財力的花費較少,充分運用巧思,讓人佩服不已。
        「一天工作的開始」中,讓大家知道鹽田中工作的分配情形:天一亮,上工的鐘聲響起,大家就開始出勤上班;組長負責監控滷水的濃度,並分配工作;督產員拿著「波美計」測量滷水的濃度,結晶池的滷水不足時,指揮趕快「過水」,如果快要下雨了,大家就要趕快加緊採收。
        「下大雨了」中說,萬一下雨了,大家都盡快往鹽田跑,咬緊牙根搶收;或在鹽堆上覆蓋稻草,打樁壓實,免得雨水將鹽沖走。有時遇到連日大雨甚至豪雨成災,那麼當季的辛勞就都白費了。
        「辛苦踩水車」說,鹽田中的水車是用來將滷水揚高的,踩水車看起來好像不太費力,但要將小蒸發池住滿鹽滷水,卻得連續踩三四個小時,甚至要半夜起來採水車直到天亮。
        「鹽田裡的風車」說到,在西元1959年時,有一位年輕人叫做陳登發,他將六片夾板裝成風車架在鋼管上,再連接一臺抽水機,發明了風力帶動的「風力揚滷機」來汲取滷水,大大減輕了鹽民們的負擔,一時之間,鹽田中到處可見風車轉動,大家都叫他「風車慶仔」。陷在雖然看不到鹽田中風車的身影,但這件事仍然為人津津樂道,它可是南臺灣有名的「鹽分地帶文藝營」的精神標誌呢。
        「警察抓小偷」是說,在月黑風高的鹽田裡,有鹽警駐守在碉堡中,睜大眼睛守望著;有時會出現偷鹽賊,將鹽賣到附近村莊,或是醬菜和蔬果醃漬工廠裡,因此鹽田裡需要警察守夜。
        「沉重的鹽籠」在介紹結晶池中的鹽結晶收成之後,先把凝結的鹽層打鬆,用耙子耙成長壟(附註:一條長龍似的小鹽山脈),以特製的「鹽籠」挑到結晶池前小堆儲放。收鹽、挑鹽的工作十分辛苦,常常需要全家人出動輪班,共同合作才能完成。
        「火車來了」是說,早期收鹽曾用輕便軌道的臺車推送,或是利用竹筏走水路運輸;後來未了提高效率,鋪設運鹽的鐵道,出現鹽田裡的小火車,它除了運鹽之外,也是當地村民外出的交通工具。
        「潟湖的風光」是說,「潟湖」就是內海,沙洲是自然屏障,阻隔了外海的風浪,使潟湖風平浪靜,潮汐穩定。七股沿海和沙洲之間的潟湖漁產很豐富,居民常在傍晚去捕魚,為家人加菜。
        「豐富的漁產」是說,除了半年左右的曬鹽汛期,鹽民平常靠海吃海,養殖或捕魚成了家庭重要的副業,其中以養蚵和設置定置網捕魚為主。
        「儉樸的鹽村」談到鹽村的生活機能,當地因為地處偏遠,看醫生、上學都很不方便,生活也很單調,曬鹽的工作又必須付出辛苦的勞力,因此當地的年輕人逐漸離開鹽村,到外地尋求發展。
        「新時代的鹽業」中說到,1970年代前後是鹽村最風光繁榮的時期;到了1980年代,社會快速發展,鹽村人口迅速外流,加上進口鹽成本較低,臺灣鹽業漸趨沒落,終於在2002年5月收場。現在還有一座巨大的鹽山矗立在臺南七股的鹽場,附近的「臺灣鹽博物館」正努力將鹽業推向休閒觀光的新時代,大家可以在那裡參觀博物館、爬鹽山、吃鹹冰棒還有泡鹽池喔!
        「鹽山」中說到,臺南七股鹽場裡的鹽山,是全臺灣最大的一堆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葉子閱讀學習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